狗狗冬天怕冷?睡墊+保暖衣挑選指南
🐶 冬天來了,你家的狗狗開始「鑽被窩」了嗎?
最近天氣越來越冷,許多飼主都會發現:
原本喜歡趴在地板上的狗狗,怎麼突然變得黏人、老愛鑽沙發縫、甚至跟你搶棉被?
別以為牠只是撒嬌,這其實是狗狗「怕冷」的自然反應。
常聽人說:「狗有毛,不會冷啦!」但其實,這句話對很多狗狗來說並不成立。不同品種、年齡與健康狀況的毛孩,對溫度的耐受度差異非常大。
冬季氣溫驟降,如果沒有適當保暖,輕則感冒打噴嚏、食慾不振,重則出現關節僵硬、腸胃不適、甚至加重慢性病症狀。
想讓毛孩舒服過冬,第一步就是——了解牠到底怕不怕冷。
🧊 狗狗真的會冷嗎?這些品種與情況最需要保暖
狗狗雖然體溫比人高(約38~39°C),但並不代表牠們能抵禦所有寒冷。
是否怕冷,取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:
① 體型與毛量
體型越小、毛越短的狗狗,散熱速度就越快,也就越容易感覺寒冷。
例如:
-
短毛犬種:米格魯、吉娃娃、巴哥犬、臘腸犬
-
小型犬:博美、瑪爾濟斯、貴賓犬(尤其剃毛後)
這些狗狗冬天沒有厚厚的底毛保護,一點冷風吹來就會瑟瑟發抖。
相反地,像哈士奇、黃金獵犬、柴犬等雙層毛犬種,有濃密底毛可抵擋寒風,相對不那麼怕冷,但仍要注意濕氣與溫差。
② 年齡與健康狀況
年長犬與幼犬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弱。老狗容易出現關節僵硬或血液循環不佳,寒冷天氣會讓疼痛加劇;幼犬的脂肪層尚未發育完全,也容易失溫。
此外,有慢性病(如心臟病、腎臟病、關節炎)的狗狗,也特別需要保暖。
③ 居家環境
家中是否常開窗通風?地板是否為磁磚或大理石?
這些看似小事,其實都會影響狗狗的體感溫度。
當室溫低於20°C時,就應該開始準備毛孩的保暖配件囉。
🐕 狗狗怕冷的「小信號」,別忽略了!
毛孩不會說話,但牠們會用行為表達身體的感受。
如果你發現以下狀況,很可能是牠在默默告訴你:「我好冷~」
-
睡覺時總是蜷成一團,甚至鑽進棉被或衣物堆中
-
出門散步時不願意踏出門
-
身體發抖、打噴嚏
-
喜歡躲在角落、床底、暖氣旁
-
食慾下降、活動力變低
這些都是狗狗在「取暖求助」的行為訊號,飼主應盡快幫牠做好防寒措施。
🏠 在家保暖這樣做:從睡墊開始打造溫暖角落
狗狗一天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在睡覺,睡眠品質直接影響健康與免疫力。
冬天時,挑選一張舒適又保暖的睡墊是非常重要的。
✅ 選購重點建議:
-
厚度夠、有支撐力
避免太薄的睡墊直接貼地,會吸走狗狗體溫。 -
材質柔軟、保暖透氣
可選擇珊瑚絨、法蘭絨或記憶棉材質,兼顧包覆與舒適。 -
可拆洗、抗菌防潮
保持乾燥才能避免皮膚病與異味問題。
👕 出門也要暖呼呼:保暖衣物怎麼挑?
除了居家環境,冬天外出散步時的保暖也不能少。
特別是在寒風、雨天或早晚溫差大的時候,幫狗狗穿上適合的衣物能有效防止失溫。
✅ 挑選衣物時可參考以下原則:
-
輕盈不厚重,讓狗狗行動自如
避免太緊或太厚的衣服影響活動,挑選彈性柔軟的材質。 -
保暖又不悶熱
像刷毛棉、針織或輕絨布料能有效保暖,卻不會造成過熱。 -
容易穿脫、好清洗
尤其是外出衣物,每次散步後可輕鬆拆洗,保持清潔。
❄️ 寒流來襲時,這些小細節別忽略
-
避免長時間洗澡或剃毛
冬天洗澡次數可適度減少,並以溫水沖洗、吹乾完全。 -
調整飲食熱量
活動量減少的狗狗,建議控制熱量避免發胖,但可以適度補充溫補型零食。 -
夜晚睡覺加毛毯或暖墊
特別是地板睡的毛孩,底層最好加隔熱墊或保暖墊。 -
外出時間避開清晨與夜晚
氣溫最低時段容易讓狗狗受寒,可改在陽光較充足的時候散步。
💛 給毛孩的冬季暖心小建議
狗狗雖然不會說話,但牠們感受到的「冷」和我們一樣真實。
作為毛孩的家人,我們能做的,就是替牠準備一個溫暖、安全又舒適的冬天。
除了保暖睡墊與衣物,飼主也可以:
-
定期檢查耳朵、腳掌是否乾裂或冰冷
-
在外出前幫狗狗穿戴防風衣、毛衣或護腳蠟
-
多給予擁抱與陪伴,心理的溫度一樣重要
冬天不是只有人會冷,毛孩同樣需要你的細心照顧。
從觀察行為開始、選對睡墊與衣物,再到生活中小細節的調整,
每一個貼心的選擇,都是給毛孩最實際的愛。
這個冬天,讓我們一起陪毛孩「暖心入眠、開心出門」。
因為牠們的幸福,從一份溫度開始。